刘奇在检测变速箱性能
9月6日,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车间,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大齿公司总装车间装配一线工段段长兼操作工刘奇正一边检查变速箱,一边给旁边的工人们讲解装配的注意事项。
1990年,刘奇从原大同齿轮厂技校毕业后便来到了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车间。刚出校门迈进工厂,对刘奇来说,从事精密变速箱组装工作充满挑战性。但是刘奇面对挑战从不退缩。上班时间,他不断地向师傅求教,观察师傅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业余时间,他全用来看书学习,提高技能水平。经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与实践,他逐渐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还当上了工段长。
尽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刘奇却没有沉溺在舒适圈。在生产过程中,只要遇到技术难题,他总会冲在前面进行技术攻坚。有一次,厂里研发了一款新变速箱,但在精密测量轴承时遇到了障碍。生产一个变速箱的时间只需要10分钟,但是按照老方法进行精密测量需要4个半小时,严重延误工期。面对这个难题,刘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综合专家以及同行的意见,自主研发了精密测量方法,两个人分工协作,仅需7分钟便可完成测量。他的这项发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申请了国家级发明专利。
作为一名工段段长,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同时督促工人们共同进步。每天下午,他都会召集工段上的工人们开会,让他们各自讲述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予以解答或讨论研究,同时指出他们在生产线上的不规范操作,定期分享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供大家学习。
“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不断学习的精神。我会用这种精神要求徒弟,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刘奇说。
工作之余,刘奇还加入了大同市总组建的劳模技术服务队,并担任队长。只要群众遇到技术难题,刘奇就会带领服务队成员奔赴现场,细致研究,进行技术攻关。“作为一名全国劳模,我有义务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每一次技术帮扶,我都会精益求精。”刘奇说。
悉心工作33载,刘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得到了同事和群众的一致认可,他当选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他深知企业生产面临的困境与不足。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刘奇准备了《基于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提案,并提出通过工会来建立技能大师工作交流平台、发挥劳模(工匠)工作室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现有高技能人才引领带动作用的建议。
“能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会以此为契机,与同行专家们交流,学习他们的技术与精神。”刘奇说。(记者宋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