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运史话 > 山西工运史话 >正文 信箱登陆  |  主席信箱
红色煤矿石圪节
红色煤矿石圪节
 






                                                                                  摄影记者戎兵




【铭刻】

地处太行山上党盆地北缘的石圪节煤矿是一座有着90多年悠久开采历史的煤矿,更是一座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煤矿。

1938年,在党的领导下,石圪节煤矿成立工救会(工人抗日救国会),并带领工人取得了第一次大罢工胜利。同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两次派政治部主任康克清去矿山慰问,播撒红色火种,使这里有了山西首个企业党支部。1945年8月18日,党领导矿工进行武装起义,矿山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石圪节煤矿是中国共产党接收的第一座红色煤矿。

石圪节煤矿工人运动见证了中国煤矿工人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煤炭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国煤矿工人运动史》一书给予如此评价:“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中,沦陷区的煤矿工人响应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伟大号召,积极援助和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英勇地对日伪军作战。中国煤矿工人最早参加战斗的是,山西省石圪节煤矿工人的武装起义。”

初夏的清晨,阳光洒满大地。

一夜的细雨滋润,石圪节煤矿“八一八”文化广场的树木绿得醉人;高达8.18米的汉白玉石碑上,“石圪节矿山解放纪念碑”几个字闪着耀眼的光芒;各种鸟儿不时从头顶飞过,欢快的鸟叫声此起彼伏;栩栩如生的赤红色浮雕前,有老师在给小学生们讲着矿山的红色故事。

我们跟随石圪节煤矿工会主席管军伟一行,穿行在“八一八”文化广场,驻足于石圪节煤矿展室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文字前,聆听着《石圪节煤矿史》一书的主编、82岁的陈玉则等人的讲述,仿佛穿越在岁月的长河里倾听历史的回声。80多年前,石圪节煤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同资本家、把头、日寇斗争的一幕幕在眼前展开。

成立工救会,取得第一次大罢工胜利,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1926年12月,石圪节煤矿由资本家李金榜、姜玉亭等投资开采。

为牟取高额利润,资本家采取了野蛮的把头管理,工人们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吃住在矿井附近山坡上的“窑铺”内。一个十多平方米的“窑铺”要挤30多个工人,每天出勤超过十七八个小时,稍有懈怠,就会遭到把头们皮鞭棍棒的毒打,死伤人的事经常发生。“……煤窑好下苦难熬,挨打挨骂受折磨。开口骂动手打,把头好比活阎王……”这首民谣是对当时矿工生活的真实写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石圪节煤矿经常发生怠工、逃跑、破坏生产工具等矿工斗争,但均以失败告终。

1936年夏,为应对工人怠工、逃跑、暴乱等事件发生,李金榜亲赴太原找到石圪节煤矿股东、阎锡山第十八军军长秦绍观,由其派了一个步兵连到矿山驻防。但让李金榜没想到的是,驻防步兵连连长董德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

董德来到矿山后,进工房,走“窑铺”,了解工人的生活,讲工人团结起来同资本家斗争的故事。石圪节煤矿的工人们开始觉醒了。

1937年11月,八路军129师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直接指挥下挺进太行山区,配合当时地方党组织以薄一波为首的决死队和牺盟会,提出“坚持华北抗战,与华北人民共存亡”的口号,大力发动群众建立了晋东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李金榜一听到共产党来了,可慌了手脚,便想方设法限制工人出矿,防止工人受八路军影响。

资本家挡得了人却挡不了心。受董德启发的工人积极分子开始酝酿建立赤色工会。党的潞安县委也指示董德在石圪节煤矿广泛开展宣传工作的同时,着手筹建工救会,作为团结和教育广大矿工支持抗日的群众性组织。

“1938年5月6日夜,由董德召集的工救会成立准备大会在工人积极分子张聚兴家召开。”从上世纪60年代起,先后在石圪节煤矿任宣传干事、党办主任和党委书记,走访过当时参与工人运动的许多矿工的陈玉则说,“髙尽仁、李辛酉、王连喜、牛章锁等矿工参加。会上明确了为什么要成立工救会、工救会的性质和任务等问题,并提出了‘团结起来,同资本家作斗争’的口号。”

董德广泛开展的地下活动被资本家察觉了。随后,他被秦绍观调回部队。

董德走后,党的潞城县委马上派武工队长王长贵和张至之两名同志来到石圪节煤矿协助成立工救会。工救会于1938年5月15日正式成立。张聚兴、高尽仁分别被选为正、副会长,还成立了坑上、坑下和青年3个分队,各分队有队长、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工救会的成立,结束了石圪节煤矿工人无组织、无领导的自发斗争阶段,开始进入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工人运动新阶段。

工救会建立后,在党的潞城县委领导和支持下组织工人学文化、学唱歌、印发传单、张贴标语;举办夜校,加强抗日救国宣传,组织工人开展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快速提高,为后来的罢工斗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38年6月23日下午,根据工救会的命令,锅炉房汽笛长鸣,300多名工人一起向煤场拥去。石圪节煤矿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有纲领的大罢工拉开了序幕。

工救会代表工人提出改善经济生产条件、工救会有保护工人的权利等5项要求,并提出与资本家谈判。但资本家不仅不答应,还狂妄地宣布:“制度是开矿以来就有的,谁也不能改变!”

谈判破裂后,在党的潞城县委的指示下,工救会组织矿工于6月26日早上发起了全矿总罢工。一时间,坑上坑下全部停产,煤场停止卖煤,石圪节煤矿自投产以来第一次“瘫痪”了。

直到资本家答应工人们提出的全部条件,并补发罢工期间工人的工资,工救会才通知工人复工。

这次工救会领导矿工开展的长达7天的大罢工取得了彻底胜利,打击了资本家的气焰,让工人们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工人做主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敌人。

康克清两次“播红”,矿山有了党支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春,八路军129师在朱德总司令的率领下粉碎日寇的围攻后,总部开到武乡县驻扎,其间,曾驻扎在距石圪节煤矿三四公里的中村。

石圪节煤矿工人大罢工胜利的消息传到中村后,朱德总司令十分重视,于是派政治部主任康克清和副主任李文楷带领工作组一行4人来到石圪节煤矿。

康克清来到煤矿后,径直走到矿井边和煤场上,向正在干活的工友们嘘寒问暖。在工救会俱乐部召开的工人座谈会上,康克清肯定工救会的工作和工人运动取得的成绩,并讲述革命道理,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康克清还应工救会的请求,从八路军总部派既是共产党员又当过煤矿工人的民运处干事杜长俊等人来到煤矿,同资本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同年8月11日,康克清率工作组第二次来到石圪节煤矿,给工人们带来了猪肉、毛巾、肥皂等日用品,并指示杜长俊等同志要积极开展工作、培养骨干、发展党的组织,为今后的斗争做好组织准备。

康克清两次来矿,播下了红色的种子,高尽仁、张聚兴、栗东山、史春田等矿工会负责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矿山成立了山西革命老区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

1960年2月26日,康克清曾给潞安矿务局党委写信,深情地回忆他们1938年到石圪节煤矿慰问矿工的情景。她在信中写道:“经我个人回忆,过去煤矿工人们的生活非常痛苦,敌人的监督非常严密。根据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就派了工作组住在煤窑那里,主要是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发展党的组织。”

石圪节煤矿党支部的成立,燃起了指引工人运动的星星之火。从此,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1938年8月28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的消息传到石圪节煤矿的第三天,党支部、工救会就组织了600多名矿工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声援游行,途经5个村庄,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大长了煤矿工人的志气。

1938年后半年,在党支部领导下,石圪节煤矿召开了由矿主、工救会代表、矿工代表20余人参加的劳资合作会议,形成了包括组织工人游击队、发动工人参加抗日战争,逢年过节矿方给工人送两筐煤以及完善工救会、改善工人生活等议案。

1939年,石圪节煤矿资本家实施“工资新办法”来榨取工人的血汗。工救会在党的潞城县委支持下,再次组织全矿工人大罢工,迫使资本家从日寇宪兵队保出被捕的工人代表王庚子,答应了不延长工作时间、新老工人同工同酬和按时发放工资3个条件。这次15天的大罢工是石圪节煤矿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充分显示了工人团结的战斗力量。

1940年4月中旬,在晋东南总工会的帮助下,石圪节煤矿矿工游击队成立。200多名工人在矿工游击队的领导下,一举端掉了鬼子的炮楼,拔掉了鬼子在宋村的据点,同时伏击鬼子太野郎小队。第二年,矿工游击队转为八路军正规部队,编入洛阳特务团。

日军占领矿山,实行法西斯统治,但矿工斗争从未停歇

1942年,日寇二次侵入长治地区后,对石圪节煤矿丰富的煤炭资源垂涎欲滴,曾两次派人到矿上采样化验,并与资本家李金榜等人达成肮脏交易,得到了煤矿。

1943年1月15日,日军正式派兵占据石圪节煤矿,并挂出“山西煤矿黄沙岭采炭所”的牌子。但直到1945年8月,工人武装起义夺回矿山,石圪节煤矿出煤很少,连日军自用煤都得去周边买。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太行总工会和潞城县委领导下,矿工从未停止的抗日斗争。

日军把石圪节当作煤炭基地,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日军把矿山变成了一座阴森森的兵营,常驻一个30多人的特务连以及250多人的伪矿警队;在矿区四周架设了两层电网、挖了很多壕沟、修筑了十多个碉堡且层层设卡,严密监视矿工和来往的行人,还设立了三角院、万人坑、杀人场等骇人听闻的屠杀和审讯矿工的场所。

日军驻矿指挥人员都住在三角院,三个角上都修建了大炮楼,内有牢房、刑讯室。矿工见了他们要脱帽敬礼,上下班要被搜身,一不小心就会被拉进三角院,轻者挨皮鞭、坐老虎凳,重则遭遇开膛破肚、点天灯……

万人坑是一座废弃的矿井,日军把这里当成了残杀矿工、地下工作者、抗日战士的地方。1945年春天,抗日联络员赵青蛟等7名同志为掩护主力突围,不幸被捕。日寇对他们严刑拷打后,从水牢里拖出来,捆在一起,用刺刀捅死,扔进万人坑。

日军在没有安全设备的条件下,用皮鞭、棍棒、刺刀逼着工人冒险作业,恶性事故经常发生,三天两头有让矿石砸死的矿工被扔到万人坑。

石圪节煤矿工人、山西新华印刷厂原党委书记路黑则亲历了日军在矿山犯下的种种罪行。他在回忆中写到:工人生活非常苦,每月劳动所得只有30多斤口粮(红面,黑豆,麸子面等),两三元日伪联合币。连自己一个人也吃不饱,哪里还能养家,真是苦不堪言。

在日军的淫威下,工人们度日如年。但是,抗日活动从未停止过。

潞城县委指示石圪节煤矿党组织负责人、采煤工人王根喜组织矿工破坏水泵、放水淹井等的斗争从未停止,曾经在一个星期内就“拾掇”坏几台水泵。

王根喜接受潞城县委、晋冀豫区职工总会的指示,在矿工中开展抗日救国工作。他还设法接近把头孙树林、孙英才等人,向他们灌输抗日爱国思想。

与此同时,八路军还派任、刘两名同志来到石圪节煤矿警备队担任班长,搞内线工作,用交朋友、拜把兄弟等形式做警备队的反正工作,向他们宣传革命形式和抗日救国方略。

随后,任、刘两名同志又通过几个积极分子把矿警的枪支、弹药库等都掌握了,为以后武装夺取煤矿打下了基础。

“8·18”武装起义使矿山回到人民手中,红色煤矿诞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蒋介石命令侵华日军和伪军拒绝向就近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缴械投降,并实行顽固抵抗。

太原的日军司令部更是与阎锡山勾结,密令驻石圪节煤矿的日军小队长池田和经理芹田不得向当地的八路军缴枪投降;全矿戒严,没有日军头目高桥的亲笔信,任何人不准下山;在8月18日夜彻底炸毁矿井,把矿上的矿警、职员、工人和武器全部撤回太原。

因此,盘踞在石圪节煤矿的日军在接到晋东南地区八路军军分区司令部朱德总司令的受降命令后,傲慢地说:“我们有两道电网、两道壕沟、一道铁丝网,一两千八路军是打不进来的……”

一场保卫和争夺石圪节矿山的战斗迫在眉睫。

王根喜等人把日寇准备炸毁矿山、撤回太原的消息报告给8月16日刚刚成立的潞城县委收复矿山指挥部。指挥部得到消息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8月17日晚以石圪节矿工为骨干,配合八路军地方武装内外夹攻,解放矿山。

具体安排是调遣八路军黎城县独立营为攻打石圪节煤矿的主力部队,负责进攻和打援;中共黎城县敌工站、情报站和矿工会等组织联合起来,做好矿警队的反正工作,配合起义。王根喜被确定为矿地下军起义总指挥。

王根喜参加完会议后立即返回矿山,并连夜在矿井下召开了全矿第一次支部党员会议,对武装起义工作作了更加明确具体的部署和安排。

8月17日夜,除岗楼的灯光外,整个石圪节煤矿黑沉沉的,静得可怕。武装起来的矿工、地下工作者、反正的矿警一切准备就绪,等着武装起义信号的发出。

8月18日2时许,石圪节煤矿南山下一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幕,八路军黎城独立营到了。在矿工救会和矿地下军负责人王根喜等人的指挥下,左臂上缠着白毛巾的矿工们迅速占领矿井、电气、锅炉等要害部门。与此同时,八路军黎城独立营主力连在矿地下军成员路黑则的带领下进入煤矿的南门。反正的矿警队迅速打开铁丝网大门,与八路军一起直扑日军驻地三角院。

一时间,三角院内火光闪闪,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一阵激战之后,炮楼内日军的机枪哑了、电灯灭了。我军战士大喊“缴枪不杀”!但鬼子没有任何动静,被打晕的日军队长芹田乘着黑夜从地上爬起来,窜进屋内摸出一把指挥刀,像疯狗一样冲到院子里。还没等他站稳脚跟,两把雪亮的刺刀就插进了他的胸膛。接着,钻在桌子下的采矿所长池田也被拉出来一刀毙命。

在三角院激烈战斗的同时,不远的矿井下,王根喜带领地下军的矿工兄弟们紧张而沉着地进行着另一场战斗。已经一夜没有合眼的工人们用最快的速度将发电机、电线、机床零件等全部拆卸并运往抗日根据地,把日军准备毁矿的100多箱炸药从井下搬到了地面。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击毙日军3人,矿警全部缴械投降;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70余支、炸药4000余公斤、电台1部、战马7匹以及全部机器设备和资产。

当东方朝霞满天时,一轮红日映照着一片欢腾的煤矿。石圪节煤矿解放了,矿山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武装起义胜利后,中共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中央财办工矿处(对外称工业厅)接管领导,石圪节煤矿成为中国共产党接收的第一座红色煤矿。

石圪节煤矿工人“8·18”武装起义打响了晋东南地区向敌伪全面反攻的第一炮,在中国煤矿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成为鼓励根据地军民战胜日寇的精神力量。

【思考】

采访石圪节煤矿工人运动史,就是一次红色基因的寻访之旅。

为传承这一红色基因,石圪节煤矿所有新工人进矿后的第一课就是学矿史、讲红色工运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正是这种红色基因,让石圪节煤矿克服重重困难恢复生产,提出“一吨煤炭,一发炸弹”的口号,肩负起支援祖国解放战争的光荣使命。

正是这种红色基因,在新中国国力维艰的情况下,为支援国家建设,石圪节煤矿创造了奇迹,并诞生了全国煤炭系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成为全国工交战线的“五面红旗”之一。

正是这种红色基因,上世纪90年代,原国家煤炭部设立了“中国煤炭工业石圪节精神奖”,用于表彰在煤炭系统涌现出来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正是这种红色基因,2016年,石圪节煤矿成为山西首批关闭退出的煤矿之一,并在2019年成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单位。(记者陈秋莲 )











来源:山西工人报
(责任编辑:丁志坚)

 

     其它   首页 > 工运史话 > 山西工运史话  
 
   抗日烽火下诞生的山西省总工会
   我的姥爷:山西早期工运领导人何英才
 
 
 
 

 

   
首页 | 关于我们 | 问题答复 | 导航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西省总工会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东缉虎营1号 电话:0351-3085790
晋ICP备07000843号 copyright © 2005 www.sxg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ni

浏览总数